[醫療] 亞洲肌少症小組2020年更新 (AWGS 2019 update)

去年年底在台北有幸去參加了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2019年的會議,只是很可惜最後一天的會議因為要上診,沒有參與到這次的更新。就在等啊等著加上阿共廢言的混亂之中,等到我都忘掉了這件事情時,今天剛好打開pubmed就發現文章在今年2月發佈於JAMDA期刊。

亞洲肌少症工作小組(AWGS)在2019年年底的會議,針對肌少症作了一些診斷標準的修改,也導入了一些社區篩檢的概念。

[定義]
亞洲版與歐洲版的更新,在定義上不同調的部分在於亞洲版保留了肌少症的先前定義,還是將「中軸肌肉量」視為必要條件,合併肌肉力量與肌肉功能擇一即可;而歐洲是改以「肌肉力量」為必要條件。

[診斷切截點]
在診斷的切截點有作一些更動
1. 肌肉力量下降定義為: 手握力<28kg (男性) 和<18kg (女性)
2. 肌肉功能下降定義為: 6公尺步行速度<1.0m/s或簡短身體功能量表(SPPB)≦9分或5次椅子站立測試≧12秒

[篩檢]
AWGS 2019的更新,有針對社區和醫院設施提出「小腿圍」及問卷評估,早期篩選有風險的個案。
小腿圍: 男性≦34公分;女性≦33公分
SARC-F問卷≧4分
SARC-CalF問卷≧11分

[疑似肌少症]
同時「疑似肌少症」的定義也有引進亞洲,專門用於初級保健或社區健康推廣,以實現較早的生活方式介入。只要符合「肌肉力量下降」或「肌肉功能下降」其中一項即可,筆者在想可能是因為診斷儀器跟檢測方式相對普及,故不加入「中軸肌肉量下降」這個變因。

以下整理其中最最最重要的表格!!你可以不看上面,但圖表一定要看。

EWGSOP2018與AWGS2019的差異

有興趣的人可以看肌少症的介紹或是ACSM 10ed 老人族群的運動處方及建議

ref: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322506/#afy169C125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203388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