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腰椎手術後族群運動注意事項

下背痛(LBP)是最常見的主訴之一,80%的人都可能在人生中某個時刻痛過幾回。而運動員也很常受其困擾,在職業生涯中的發病率接近30%,這是造成無法比賽的最常見原因之一。腰椎問題可能與參與了重複性的過度伸展,屈曲,旋轉和軸向負荷的運動有關,例如體操,摔角,足球,跳水,足球和跳舞。過度使用是最為普遍的原因,此外根據運動員的年齡,對運動員的診斷也有所不同。一項研究將青春期運動員與患有急性下背痛的成人比較,結果發現47%的青少年患有椎弓解離,而成年人中只有5%。相反的在48%的成年人診斷是椎間盤源性的背痛,但青少年只有佔11%。腰椎損傷的初始治療包括保守治療,短暫的休息和停止運動1-2天。藥物治療可能包括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冷療,熱療,加壓和按摩之類的物理治療可能可以帶來額外的疼痛緩解。腰椎硬膜外注射類固醇可能對某些損傷有效,例如腰椎間盤突出。一旦控制了疼痛,就可以在肌力與柔軟度訓練後恢復活動。通常只要運動員沒有疼痛,在所有活動中都具有完整的主動活動度範圍,並且具有正常的力量,耐力和柔軟度時,就可以考慮重返運動比賽。但保守治療失敗的患者可能需要手術介入。

最近的臨床研究都集中於腰椎損傷治療後,重返比賽和特定運動表現的結果。 但是已發表的文章都存在很大差異,幾乎完全是根據作者的專家意見和經驗得出的。本文總結了目前的文獻,定義了各種腰椎損傷的重返賽場標準。





腰椎疾病的外科治療對運動員的預後與表現有很好的效果。微創椎間盤切除術來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症的效果特別好,絕大多數運動員都返回賽場參加各種運動,而對運動表現的影響很小。在年輕的運動員中,椎弓直接修補術同樣是有很好的預後。缺乏基於證據的回歸賽場標準,大多數的文獻都是根據專家意見和臨床經驗。故運動員在返回賽場前,必須要症狀完全緩解以及有足夠的柔軟度(活動度),肌耐力和肌力。而醫生決定何時讓運動員回歸賽場運動的決定要取決於疾病本身,所選擇的運動以及病患的個人因素。

總結下來,接受腰椎手術後根據不同的術式與疾病,要重返運動必須要
1. 症狀完全緩解以及有足夠的柔軟度(活動度),肌耐力和肌力,且沒有神經症狀,同時要恢復足夠的專項技術與心理準備。
2. 腰椎融合手術者在影像學上骨頭要完全癒合。
3. 根據不同的運動要有不同的時間點回賽場,但不是每種運動都能重返。
4. 如果有腰椎融合,不建議重返特定體育運動,例如體操,足球,橄欖球,摔跤,舉重,跳傘和高空彈跳。
5. 如果個案有合併骨質疏鬆,請遵守ACSM骨質疏鬆的建議,並同時接受治療。

題外話但有人會問在腰椎融合術後不能舉重,那肌力訓練怎麼作?
我自己個人的見解是「減少直接來自腰椎融合處之上的軸向負載」,可以用農夫走路或是相撲硬舉(相撲比傳統的壓力更小)這些來自融合處下方的負載來取代。雖然2009年的spine有一篇文章對這個族群作了過頂舉與硬舉的訓練(最多作到>100磅的重量共8-15次反覆,但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以增加日常生活或是工作上的基礎體能。
↑以上歡迎骨科醫師/復健科醫師/治療師/防護員/教練來討論

ref: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7543402/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5403690/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5829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8805061/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