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跟腱退化性病變

由於對跟腱的持續長時間和高強度的功能需求,跟腱退化性病變是導致失能的常見原因,並且在參加持拍運動,田徑,排球和足球中很常見(足踝過度旋前),自行車也可能會因為踏板過低使得足踝過度背屈而發生。迄今為止,由於缺乏科學可靠的流行病學數據,跟腱退化性病變的發病率和患病率仍未確定。跟腱退化性病變在運動員中很常見,佔所有跑步傷害的6-17%,參加重複性衝擊運動(例如跑步和跳躍)娛樂性跑步運動員的發生率和終生患病率分別為9%和52%。

跟腱退化性病變的病因尚不清楚,但目前被認為是多重因素的,並且已經假設了內在因素與外在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訓練方式,技術不佳,以前的受傷情況,鞋類和環境因素(例如在堅硬,光滑或傾斜的地面上進行訓練)的變化是為外在因素,可能會使運動員容易進入跟腱退化性病變。然而比目魚肌及腓腸肌功能障礙,年齡,體重和身高,高弓足,前足明顯內翻,踝關節側向不穩定也是危險因素。其他一些因素可能在肌腱病變的發病機制中起重要作用,例如藥物(例如Flucoroquinolones類藥物(尤其是ciprofloxacin)和皮質類固醇),反覆受傷或機械性勞損而引起的基質金屬蛋白酶活性失衡,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和遺傳因素。

在臨床上,跟腱退化性病變的特徵是腱內和腱周圍疼痛和腫脹,主要是由於過度使用引起的,但通常表現在中年超重沒有增加運動量的個體。 跟腱退化性病變可以分為跟骨接入型和非接入型,具有不同的潛在病理生理學和處理方式。疼痛是最常見的跟腱退化性病變症狀,但尚不清楚疼痛是如何產生的:它可能源於機械和生物化學因素。疼痛通常發生在訓練剛開始時和訓練結束後不久。隨著病理過程的進行,疼痛可能會在整個運動過程中皆發生,並可能干擾日常生活。在臨床檢查中,患者通常報告在將跟腱接跟骨上方2至6公分處疼痛。跟腱炎的常用且可靠的臨床診斷理學檢查測試法是觸診疼痛,疼痛弧和皇家倫敦醫院的測試。

影像診斷例如X光片,超音波和核磁共振,用以證實臨床懷疑或排除其他肌肉骨骼疾病。 跟腱退化性病變的介入目前缺乏基於證據的支持,並且跟腱退化性病變患者有長期發病的風險,臨床結果無法預測。治療主要是使用保守治療,許多患者反應良好。但是如果保守治療失敗,建議在保守治療6個月後進行手術。



↑超音波下的樣子,可以看到低回音的增厚肌腱,合併都卜勒血流上升。


[保守治療]
運動員的跟腱退化性病變,其相關報導的治療選擇目前缺乏嚴格的科學背景。在過去的幾十年中,引入了幾種非手術治療方式與局部藥物注射(例如硬化劑,皮質類固醇和大量導引注射(HVIGI))和物理治療(體外震波和超音波治療)。冷凍治療已被認為是跟腱退化性病變急性期的一種有用介入手段。然而,最近在上肢肌腱病變的證據表示,與由離心和靜態伸展運動組成的運動相比,加冷療並沒有更好。非類固醇類止痛藥(NSAIDs)是常用的,即使跟腱退化性病變不被視為典型的發炎性疾病。儘管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可以緩解疼痛,但實際上並不能持續改善癒合過程。硬化注射可以是一種選擇,但是目前已經報導了負面的結果。大量引導注射可能會產生局部機械性作用,使得新血管伸展,撕斷或阻塞,同時感覺神經的被破壞,疼痛也得到緩解。已經研究了幾種物質在肌腱內和肌腱周圍注射的結果,包括生理食鹽水,皮質類固醇和局部麻醉藥,但是目前還沒有得出哪個物質是主要效果的結論。

離心和向心運動的訓練計劃被廣泛用作跟腱退化性病變的一線治療,尚無研究報告不良反應。離心訓練比觀望治療來的好,對於跟腱退化性病變患者,離心運動和向心運動均被認為同樣有效。但是,由於缺乏高質量的研究並獲得臨床相關的結果,因此關於離心訓練在減輕疼痛,改善功能或獲得患者滿意度方面的有效性尚無明確結論。最常用的治療方案包括一次3組,每組15次重複,每天兩次,每週7次,共12週


↑建議的離心訓練

事實證明,體外震波療法的保守治療是成功的,適度的證據表明,體外震波療法在跟骨接點型跟腱退化性病變方面比離心負荷更有效。此外,有中等證據表示,將體外震波療法與離心負荷結合在非接入型跟腱退化性病變患者中,可能比單純的離心負荷產生更好的結果。然而,關於該主題的隨機對照試驗在統計學和臨床上均是異質的,使得從統合分析得出的結論難以解釋。超音波治療是運動醫學中一種廣泛使用且經常使用的物理治療,但是系統的回顧和統合分析得出沒有足夠的證據以支持臨床結論。跟腱退化性病變患者的最新證據表示,與未受傷的一側或無症狀對照組相比,患肢小腿肌的肌肉力量不足。這群人可能需要通過抬起腳跟實施小腿肌肉離心運動。這些可以有效減輕疼痛,改善踝關節功能,並減少關節背屈和跟腱壓力。墊高足跟可以減少跟腱上的拉伸力量。


[手術介入]
在24%至45.5%的跟腱退化性病變患者中,保守治療是不成功的,通常在非手術治療6個月失敗後,通常可以建議手術治療。然而病史長的跟腱退化性病變可能跟手術效果較差有關,在達到可接受的結果之前,可能需要更高的再次手術率。可以考慮採用多種縱向切開術對肌腱主體進行肌腱病變的手術,如果發生大量的肌腱組織損失,可以通過側向的修復和腱增強/轉移手術來實施。在慢性非接點性跟腱病變中,也可以使用微創治療。

在慢性疼痛性跟腱退化性病變中,肌腱病變區域腹內側部和內側會有新血管形成。通過將新生血管從跟腱的Kager脂肪墊中剝離出來,可以考慮採用微創治療方式。這樣可以安全可靠地破壞新血管,並伴隨神經供應,從而減輕疼痛。非跟骨結點性跟腱退化性病變也可以通過切除蹠肌肌腱進行微創開放清創術治療。無論選擇哪種治療方法,重要的是要強調在手術後必須鼓勵患者盡快負重。最近的一項系統評價報導,微創技術和開放手術的平均成功率分別為83.6%和78.9%,而併發症發生率分別為5.3%和10.5%。微創和開放治療的成功率相似,但是在開放手術中有發生更多併發症的趨勢。

我自己的經驗是在保守治療時使用大量導引注射+體外震波+小腿離心運動,阻止其症狀的惡化的效果還不錯。然後斷掉重建的部分又是另一回事了,下回再談。

ref: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93702/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