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前十字韌帶損傷 ACL injury (COR 4ed)

[背景]
前十字韌帶 (ACL) 是膝關節中最常完全斷裂的韌帶。大多數這些傷害發生在運動員身上(圖 47.1)。美國每年進行超過 100,000 次 ACL 重建。大約 80% 的運動相關 ACL 撕裂是非接觸性損傷,發生在旋轉動作或跳躍著陸時。非接觸性 ACL 損傷在女性中比在男性中更常見(參見女運動員 ACL 損傷部分)。每年只有 60,000 名 ACL 受傷患者實際接受重建。在等級 II 級的研究中發現,經過預篩選的隨後發生 ACL 損傷的女運動員會表現出增加的動態膝外翻(圖 47.2)和高膝外展負荷。膝外展力矩直接導致下肢動態外翻和膝關節負荷,預測未來 ACL 損傷的敏感性為 78%,特異性為 73%。神經肌肉訓練已被證明可以減少膝關節的內收力矩。
儘管 ACL 缺陷膝蓋的自然病程尚未明確定義,但眾所周知,ACL 損傷通常會導致長期問題,例如隨後的半月板損傷、次級穩定結構失效和骨關節炎 (OA) 的發展。儘管許多研究表示 60% 到 90% 的 ACL 損傷個體最終會發展為 OA,但最近對文獻的系統回顧 ACL 損傷後超過 10 年的脛股關節 OA 表示+這些估計值過高。由於缺乏通用的放射學方法學分類方法,很難得出確切的結論,但這些研究人員確定,在評價最高的研究中,報告的孤立性 ACL 損傷後膝關節 OA 的患病率在 0% 到 13% 之間,半月板損傷後,它在 21% 到 48% 之間(II 級證據)。相關的半月板損傷是導致 ACL 損傷後發生 OA 的最常見因素,其次是關節軟骨損傷。一項對急性 ACL 損傷重建患者的 7 年前瞻性研究發現,伴隨半月板切除術的患者中有 66% 發生了骨關節炎,而沒有半月板損傷的患者中只有 11%。對 928 名患者在 ACL 重建後 5 至 15 年進行的主觀隨訪發現,87% 的患者的膝關節正常或接近正常,而部分或全部半月板切除術的患者中這一比例為 63%。在 54 名接受過半月板切除術或前十字韌帶重建術或兩者兼有的國家橄欖球聯盟球員中,接受這兩種手術的球員的職業生涯比單獨接受這兩種手術的球員更短(開始的比賽更少,比賽次數更少,運動年限更少)。
ACL 的成功重建已被證明可以改善短期功能,並可能降低隨後半月板損傷的風險,但它可能不會降低 OA 的可能性,特別是在伴有半月板或關節軟骨損傷的患者中。
 
[ACL 損傷的治療]
[非手術治療]
•報告ACL有缺陷的膝蓋隨後半月板撕裂的發生率在第1 年為40%,在第5 年為60%,在最初未經治療的ACL 斷裂後10 年為80%。
•在對 33 項研究的統合分析中發現,ACL 重建在延緩 OA 進展方面的功效沒有得到證實。 ACL 損傷時半月板損傷的存在與關節炎的最終發展高度相關。
•然而,一些ACL 缺陷患者有生理反應和運動控制策略,可以成功補償他們的ACL 缺失(copers)。 Copers 被定義為恢復全面運動和傷前活動且至少 1 年沒有不穩定的患者。

•在包括干擾訓練在內的復健治療後,ACL 缺陷患者的動態膝關節穩定性和功能得到了很大改善。應提倡在傳統強化訓練之外的訓練方式,對非手術治療和術後 ACL 重建進行干擾訓練。

儘管當前 ACL 重建方法取得了成功,但並非所有患者都需要手術重建。目前,沒有明確的標準來確定哪些患者適合進行 ACL 重建與非手術治療。幾位作者提出了 ACL 撕裂的非手術治療標準:制定了為非手術性 ACL 缺陷選擇合適候選人的指南(例如,啟動干擾和加強計劃)。主要標準是沒有伴隨的其他韌帶(例如,內側副韌帶)或半月板損傷和單側 ACL 損傷。
其他標準包括:
1. 計時單腳跳測試成績要有未受傷側的80%
2. 膝關節預後日常生活量表評分80%以上
3. 膝關節功能全面評分60%以上
4. 從受傷到檢測的間隔不超過一次的膝蓋失控
 
Fitzgerald ACL干擾訓練復健組的成功率為 92%(11/12 患者)。與僅接受標準 ACL 復健肌力訓練計劃相比,接受干擾訓練的患者成功恢復高程度體育訓練的可能性是其五倍。在 Ib 級研究中發現,在 Fitzgerald 最初的篩查檢查中被歸類為潛在 noncopers 的患者中有 70% 在非手術治療 1 年後是真正的 copers。
1. 這些作者的觀察是,非手術治療的前十字韌帶損傷受試者膝關節功能的發展只是需要時間。
2. 在 1 年的追蹤中,最初按照 Fitzgerald 標準歸類為 noncopers 的受試者中有 70% 是真正的 copers。
 
非手術 ACL 治療的其他可能標準
包括以下這些:
• 極少接觸高風險活動,例如運動和繁重的工作活動
• 願意避免高風險活動
• 年齡超過 40 歲
• 在長期應對或適應 ACL 缺陷方面取得成功
• 其關節有嚴重關節炎
• 無法或不願意遵守術後復健
 
大多數 ACL 損傷非手術治療成功的報告來自病例序列(IV 級證據)。一項前瞻性世代研究(II 級證據)對 100 名連續接受非手術治療(早期活動調整和膝關節神經肌肉復健)ACL 損傷的患者發現,在 15 年的追蹤中,68% 的患者膝關節無症狀。在比較非手術治療與手術治療的四項隨機對照研究(I 級證據)中,一項報告結果沒有差異,三項報告手術治療的結果更好。儘管年齡超過 40 歲被認為是非手術治療的相對適應症,但一些研究報告了老年患者與年輕患者相似的結果,代表年齡並不是非手術治療的絕對指標。許多 40 歲及以上的人還是保持運動活躍,他們不願意接受膝關節不穩定對他們活動的限制。
 
[手術ACL重建]
ACL 重建術幾乎普遍推薦用於需要繁重工作或參加某些運動或娛樂活動的高危險生活方式患者 ACL 重建的其他指徵包括儘管復健後仍反覆發作、半月板撕裂、其他膝關節韌帶嚴重損傷、全身韌帶鬆弛以及日常生活活動時反覆不穩定。一旦選擇了手術重建,就必須考慮一些有爭議的領域:手術時機;選擇移植物、自體移植物或同種異體移植物;一束或兩束技術;固定方法;和復健協議(加速或非加速性復健)。一項針對 ACL 受傷並隨後由運動醫學醫師進行重建的美國籃球協會球員的研究發現,22% 的球員沒有重返賽場,44% 的重返賽場儘管進行了重建,但他們的表現卻有所下降(IV級證據)。
 
[手術時間]
由於許多患者在急性或早期重建後難以恢復完全的膝關節活動,因此建議延遲重建以盡量減少術後關節纖維化的可能性。急性和延遲重建後都報告了良好的結果,主要是在回顧性病例係列中。一項前瞻性研究比較了在受傷後四個時間點進行 ACL 重建的患者的結果:48 小時內、3 至 7 天之間、1 至 3 週之間以及超過 3 週。他們發現 ACL 重建後膝關節運動和 ACL 完整性的恢復與手術時間無關。建議 ACL 手術的時間不應基於受傷的絕對時間限制。他們報告說,獲得良好活動度 (ROM)、腫脹小、腿部控制良好和術前精神狀態良好的患者通常具有良好的結果,無論手術時機如何。在對 223 名 ACL 重建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證實了這些觀察結果:70% 在接受 ACL 重建時膝蓋腫脹、發炎的患者出現術後關節纖維化。重建的時間似乎不像手術前膝關節的狀況那麼重要:需要完全 ROM、最少的積液和最少的疼痛。
 
[移植選擇]
骨-髕骨肌腱-骨 (BPTB) 自體移植物(圖 47.3)在歷史上一直被認為是 ACL 重建的“黃金標準”,儘管已經報導了其他移植物選擇的良好結果,特別是膕繩肌移植物(圖 47.4,A-H )。許多研究將 BPTB 移植物與四股膕繩肌移植物進行了比較,大多數報告在功能結果上沒有顯著差異,儘管使用 BPTB 移植物的患者更常報告跪姿困難統合分析發現 BPTB 移植患者的膝關節前後鬆弛值比四股膕繩肌移植患者更接近正常值,後來文獻發現,與四股膕繩肌移植物相比,使用 BPTB 移植物的更多患者的 KT-1000 手動最大側向鬆弛度差異小於 3 mm;使用 BPTB 移植物的患者較少出現明顯的屈曲喪失。膕繩肌移植的患者髕股肌腱捻髮音、膝前疼痛和伸展喪失較少。
[自體移植與同種異體移植]
與自體移植物相比,同種異體移植物的建議優勢包括降低再發病率、保留伸肌或屈肌機制、減少手術時間、可用更大的移植物、降低關節纖維化的發生率和改善美容效果。同種異體移植物的缺點包括感染風險、緩慢或不完全的移植物結合和重塑、更高的成本、可用性、隧道擴大以及通過滅菌和儲存程序改變移植物的結構特性。
 
比較自體移植物和同種異體移植物的兩項統合分析發現短期臨床結果沒有顯著差異;然而,文獻發現 BPTB 同種異體移植物的重修率高於自體移植物,並且自體移植物的 IKDC(國際膝關節文獻委員會)評分更高。II 級證據的文獻也發現,術後 3 至 6 年的臨床結果評分相似。對 3126 例 ACL 重建(1777 例自體移植和 1349 例同種異體移植)的回顧性研究發現,使用同種異體移植物不會增加感染風險(兩組均低於 1%);膕繩肌腱自體移植物的感染頻率高於 BPTB 自體移植物或同種異體移植物。
 
[單束或雙束重建]
雙束重建的基本原理是基於對兩個不同的 ACL 束的識別:前內側 (AM) 束和後外側 (PL) 束(圖 47.5)。兩個股骨束的股骨接入部位在膝關節伸展時垂直定向,但當膝關節彎曲 90 度時它們變為水平,將 PL 接入部位置於 AM 接入部位之前。伸膝時,雙束平行;當膝蓋彎曲時,它們交叉。在屈曲時,隨著 PL 束變得鬆弛,AM 束收緊,而在伸展時,PL 束收緊而 AM 束鬆弛。
這些觀察結果表示,每個束對不同屈曲角度的膝關節運動學都有獨特的貢獻。大體研究表示,雙束重建更接近於恢復正常的膝關節運動學,包括更正常的脛股接觸區域,而不是單束重建。對這兩種技術進行的幾項前瞻性隨機比較(I 級證據)顯示,雙束重建具有優異的客觀結果,但即使在高等級運動員中,主觀和功能結果也沒有顯著差異。對文獻的統合分析發現雙束重建和單束重建之間 KT-1000 或軸移結果在臨床上沒有顯著差異。其他作者報告稱,雙束重建後的旋轉穩定性明顯高於單束手術後的旋轉穩定性。雙束重建的主要缺點是其複雜性和技術難度,創建多個隧道會增加隧道錯位的風險,並使重修手術變得極其困難。
 
引用的單束技術的優點包括已證實的成功、技術難度較小、隧道擴大較少、併發症較少、更容易重修、使用同種異體移植物時移植物成本較低、植入物成本較低以及手術時間較短。
 
[固定方法]
各種固定裝置用於 ACL 重建,對於什麼是最好的沒有共識。通常,固定可分為基於干擾螺釘、皮質或十字針。股骨和脛骨均可使用干擾螺釘和皮質固定。干擾螺釘固定通過在移植物和骨隧道壁之間產生摩擦力來發揮作用。皮質固定可以是直接的,將移植物壓向皮質,或間接地,通過某種界面將移植物連接到皮質,通常是移植物穿過的織物或金屬環。交叉固定是一種相對較新的固定技術,引用了比皮質固定更靠近隧道開口的優勢。然而,這種優勢尚未得到證實,一項統合分析表示,皮質固定比孔徑固定提供了更高的穩定性,並且對三種固定裝置的前瞻性比較,包括十字針固定,在 2 年的追蹤中發現結果上沒有統計學或臨床相關的差異。所有目前使用的固定技術似乎都提供了足夠的穩定性,以允許 ACL 重建後的早期積極復健。
 
[ACL 復健原理]
ACL 重建後的復健方案遵循幾個基本指導原則:
• 在手術前實現全關節活動度並完全減少關節內發炎和腫脹以避免關節纖維化
• 早期負重和 ROM,早期強調獲得完全被動伸展
• 提早開始股四頭肌和膕繩肌活動
• 努力控制腫脹和疼痛以限制肌肉抑制和萎縮
• 適當使用開放式和閉鎖式動力鏈練習,避免可能會剪切或撕裂脆弱的未成熟 ACL 移植物的早期開放鍊練習(參見開放式和封閉式動力鏈練習部分)
• 全面的下肢肌肉伸展和強化和調整
• 神經肌肉和本體感覺再訓練,包括干擾訓練(第 48 章)
• 基於實現治療目標的階梯式進展(即基於標準的順序進展)(復健方案 47.1)。
• 恢復比賽前的功能測試和功能性運動專項訓練
 
[開放動力鏈練習]
近年來,關於 ACL 重建後使用閉鎖動力鏈活動與開放動力鏈活動的建議發生了相當多的爭論。開放式動力鏈練習的一個例子是使用腿部伸展機(圖 47.6)。閉鎖式動力鏈練習的一個例子是使用腿推機(圖 47.7)。從理論上講,閉鎖動力鏈練習可通過活化股四頭肌和膕繩肌的共同收縮,在膝蓋上提供更顯著的壓縮力。有人提出,這兩個因素有助於減少膝關節的前剪切力,否則會施加在成熟的 ACL 移植物上。正因為如此,在 ACL 重建後的復健過程中,閉鎖動力鏈運動比開放動力鏈運動更受青睞。然而,支持這一理論的文獻並不是決定性的。許多常見活動無法明確歸類為開放式或閉鎖式動力鏈,這增加了混亂。步行、跑步、爬樓梯和跳躍都涉及到它們的開放和閉鎖動力鏈的組合。
 
測量了單側 ACL 缺陷膝蓋受試者在 30 度和 60 度的開放式動力鏈運動(伸膝)和閉鎖動力​​鏈運動(腿推)期間脛骨前移的左右差異膝關節屈曲的結果,並得出結論,低屈曲角度的開放鏈運動可能會增加前部剪切力,這可能會導致 ACL 鬆弛(見表 47.1)。還發現,在 0 到 64 度的屈曲範圍內,與閉鎖動力鏈運動(平行深蹲)相比,開放動力鏈運動(膝蓋伸展)期間會前移增加。即使肌肉活動程度較低,也會發生位移:峰值股四頭肌扭矩的前 10% 產生了股四頭肌最大扭矩時所見總脛骨平移的 80%。數學模型還預測,開放鏈練習對 ACL 的剪切力更大。改變等速開放式動力鏈裝置上阻力墊的位置可以改變前部剪切力和前部脛骨位移。在較慢的等速速度下脛骨前部位移更大。使用植入式換能器來測量各種訓練過程中完整 ACL 的應變力,發現閉鎖動力鍊和開放動力鏈活動之間沒有一致的區別。這一發現與之前的研究相矛盾,並表示某些閉鎖鏈活動,如蹲下,可能不像數學力模型預測的那樣安全,尤其是在低屈曲角度時。
根據在孤立的膕繩肌收縮或膕繩肌與股四頭肌同時收縮時 ACL 中最小或沒有應變的發現,已經建議膕繩肌具有保護作用。股四頭肌和膕繩肌的共同收縮發生在閉鎖動力鏈運動中,隨著膝關節屈曲角度的增加,膕繩肌活動逐漸減少。在開放式動力鏈運動期間,不會發生任何顯著程度的共同收縮。
 
已經證明了開放式和閉鎖式動力鏈運動之間的其他差異。閉鎖式動力鏈練習會在大肌肉組織中產生更大的活動,而開放式動力鏈練習會產生更多的股直肌活動。開放鏈活動產生更多孤立的肌肉活動,從而允許更具體的肌肉強化。然而,隨著疲勞,這些孤立肌肉的任何穩定作用可能會喪失,並使 ACL 面臨更大的風險。通過允許主動肌活動,閉鎖鏈練習可能無法提供集中的肌肉強化,但它們可以在疲勞的情況下為 ACL 提供更安全的環境。
 
總之,在 ACL 復健期間可以安全地使用閉鎖鏈運動,因為它們似乎在大部分屈曲範圍內產生低前切力和脛骨位移,儘管現在有一些證據表示某些閉鎖鏈運動期間的低屈曲角度可能與開放鏈活動一樣多地拉緊移植物,可能不像以前認為的那樣安全(表 47.2)。但在何種程度上應變會變得有害,以及某種程度的應變在移植物癒合階段是否有益,目前尚不清楚。在實現這些答案之前,當前的趨勢是推薦最小化移植物應變力的活動,以便將 ACL 發生鬆弛的風險降至最低以膕繩肌活動為主的開放鏈屈曲似乎對整個屈曲弧中的 ACL 幾乎沒有風險,但開放鏈伸展會給 ACL 和髕股關節帶來顯著的壓力,應該避免。一項隨機對照試驗的評估發現,與開放式動力鏈練習相比,閉鎖式動力鏈練習產生的疼痛和鬆弛更少,同時促進更好的主觀結果。
[ACL 重建後的其他復健注意事項]
[疼痛和積液]
任何外科手術後疼痛和腫脹都很常見。因為它們會導致肌肉活動的反射性抑制,從而導致術後肌肉萎縮,所以快速控制這些問題以促進早期 ROM 和加強活動是很重要的。減輕疼痛和腫脹的標準治療方式包括冷凍療法、加壓療法和抬高療法。冷凍療法通常用於減輕 ACL 重建後的疼痛、發炎和積液。冷凍療法通過局部效應起作用,引起血管收縮,從而減少液體外滲;抑制傳入神經傳導,從而減輕疼痛和肌肉痙攣;並防止細胞死亡,從而限制疼痛、發炎和水腫的化學介質的釋放。避免長期將冷源直接放置在皮膚上,可以預防諸如淺表凍傷和神經失用等併發症。使用冷凍療法的禁忌症包括對寒冷過敏,例如雷諾現象、紅斑狼瘡、結節性動脈周圍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ACL術後復健方案47.1]
[第一階段(第 1-7 天)]
[負重狀態]
• 兩個拐杖,鎖定的護膝,在神經阻斷失效後可以承受的負重
[運動]
• 腳跟滑動/牆壁滑動/坐姿輔助膝關節屈曲
• 踝泵
• 帶或不帶神經肌肉電刺激 (NMES) 或生物反饋的等長四組完全伸展
• 膕繩肌組(不適用於膕繩肌自體移植)
• 臀肌組
• 直腿抬高 (SLR) 屈曲、外展、伸展,支架鎖定在完全伸展狀態
• 俯臥或腳後跟支撐在仰臥以進行被動膝關節伸展
• 站立時重量轉移以承受承重(前後和左右)
• 連續被動運動 (CPM) 6 小時/天,增加 5-10 度/天
• 使用拐杖和輔具、水平地面和樓梯進行步態訓練
• 冷凍療法以減少水腫
[徒手治療]
• 髕骨活動
• 軟組織鬆動到膕繩肌以控制痙攣
[目標]
• 10 天內活動範圍 (AROM) 0–90 度
• 良好、活躍的股四頭肌收縮
• 帶拐杖和輔具的全負重 (FWB)
• 水腫控制
• 移植保護
• 傷口癒合
[進入第二階段的標準]
• 帶或不帶輔具滯後的直腿抬高
• 清潔並乾燥傷口
• 漸進運動範圍 (ROM)
• 能夠承受相關肢體的重量
 
[第二階段(第 8-14 天)]
[負重狀態]
• 可承受的重量
• 兩個拐杖到一個拐杖
• 隨著股四頭肌控制的改進,輔具逐漸解鎖(SLR 在解鎖輔具超過 30 度之前沒有滯後)
[訓練]
• 以ROM為目的使用固定式自行車(從搖擺到全轉)
• 等長四組完全伸展和 90 度,有和沒有 NMES 或生物反饋
• 使用輔具作單腿站
• 雙側平衡板前後移動
• 繼續 ROM 訓練。
• 步態訓練:在跑步機上單腿步行(pawing 爪行),向前跨過錐體
• 在整個健身房/穿梭機上開始作部分重量的微深蹲(0-30 度)
• 腳跟抬高
• 繼續作直腿抬起,所有四個方向
• 站立末端伸膝時用彈力帶
• 俯臥膝橋式
• 主動站立膕繩肌捲曲(不適用於術後膕繩肌自體移植重建)
[手法治療]
• 按照指示繼續髕骨活動。
• 按照指示繼續膕繩肌活動。
[目標]
• 3 週內 AROM 0-120 度
• 無股四頭肌延遲的 SLR
• 單拐杖和輔具未鎖定的正常步態模式
[進入第三階段的標準]
• AROM 0–90 度
• 具有最小股四頭肌延遲的 SLR
• 正常步態,輔具限制最少
• 用手輔助作單腿站立
 
[第三階段(第 2-4 週)]
[負重狀態]
• 完全負重,第三周後拿掉輔助裝置或輔具的正常步態
[練習]
• 具有漸進阻力的固定式自行車,以提高耐力
• 等長股四頭肌完全伸展並屈曲 90 至 60 度,有或沒有 NMES 或生物反饋,直到雙側股四頭肌收縮相等
• 閉鎖式動力鍊式深蹲/腿推舉 0 到 60 度,漸進式阻力
• 平衡板在雙邊多個平面上
• 單腿平衡,眼打開/關閉,可變表面
• 運動繩或跑步機前行走或倒退走
• 站立式 SLR,每個下肢並帶有阻力
[徒手治療]
• 按照指示繼續進行髕骨活動。
• 根據需要開始疤痕鬆動術。
• 根據需要手動作伸展或屈曲 ROM
[目標]
• 全 AROM,相當於非手術膝關節
• 沒有輔助設備的正常步態
• 日常生活的獨立活動(下樓可能仍然很困難)
[進展到 IV 期的標準]
• 雙側膝關節 AROM 相等
• 沒有輔助設備的正常步態
• 了解有關移植物狀態的預防措施
• 無需幫助即可單腿站立
 
[第四階段(第 4-8 週)]
[預防措施]
在此術後期間移植物處於最弱狀態。不可作跑步、跳躍、旋轉或切入等衝擊性活動,也不能深蹲(限制保持 0-60 度)
• 注意疤痕的活動性;按照指示使用手動軟組織鬆動
[訓練]
• 固定式自行車:增加阻力和一些輕度間歇間隔
• 深蹲/腿舉:雙側到單側(0-60 度),阻力漸進
• 弓箭步(0–60 度)
• 樓梯:向心和離心(膝蓋不超過 60 度屈曲)
• 提踵:雙邊到單邊
• 對側踢(Contrakicks)/汽船(圖 47.8):從前後移動到另一邊,然後是圓圈/隨機
• 旋轉穩定性練習:靜態弓步與側滑輪重複
• Sport Cord 阻力四個方向的行走
• 四個方向的跑步機步行
• 平衡板:多平面,雙邊站姿
• 以單腿姿勢將球拋向小蹦床或牆壁
• 單腿硬舉(圖 47.9):如果膕繩肌自體移植,則等待 6-8 週
• 核心強化:仰臥和俯臥架橋,用站立滑輪
• 步態活動:在多個平面上以步行速度進行錐形障礙訓練
[進展到第五階段的標準]
• 雙腿下蹲至 60 度(不再),重量分佈相同
• 平靜的膝蓋(最小的疼痛和積液,沒有脫位不穩感)
• 在髕骨上端 10 cm 處的股四頭肌圍度與非手術大腿圍差1至2cm範圍內
• 單腿平衡>30 秒且沒有明顯移動
[第五階段(第 8-12 週)]
[需要注意的事項]
• 髕腱炎
[訓練]
• 深蹲/腿推舉:雙側到單側(0-60 度)漸進式阻力
• 弓步(0–60 度)
• 提踵:雙邊到單邊
• 進階加強膕繩肌
• 核心強化
• 結合力量和平衡(例如,在平衡板上向蹦床拋球、在平衡板上進行微蹲、Sport Cord 錐形交織、對側踢)
• 進階平衡練習(例如,單腿站立同時用手或另一隻腳接觸地板上的錐體,單腿站立同時橫向拉動帶子)
• 除蛙泳外,單趟游泳一般都可以。小心轉身的深蹲推牆,還不能使用腳蹼
• 固定自行車間歇間隔
[目標]
• 等股四頭肌腿圍(通過良好的力量訓練,第一個月後平均每月增加 1公分)
• 單腿深蹲到 60 度,姿勢良好
[進展到 VI 階段的標準]
• 幾乎相等的大腿圍(1 公分以內)
• 單腿下蹲至 60 度
• 單腿平衡長達 60 秒
• 活動時如果有的話,最小量水腫
 
[第六階段(第 12-16 週)]
[需要注意/糾正的事情]
• 在練習中以較低的膝關節屈曲角度著地(太接近伸展)
• 膝內翻/外翻練習時著地(注意膝關節的動態外翻並糾正)
• 以健側肢體主導力量著地和跳躍
[訓練]
• 橢圓機:向前和向後
干擾訓練*:平衡板、滾軸板、帶平台的滾軸板
• 穿梭跳躍:雙邊到交替到單邊,強調著地形式
• 小繃床彈跳:雙邊到交替到單邊,強調著地形式
• 使用運動繩原地慢跑:從不同方向拉動
• 所有練習的移動速度都會增加
• 滑板練習
• 水中慢跑
[進入第七階段的標準]
• 單腿深蹲,重複 20 次,膝關節屈曲 60 度
• 單腿站立至少 60 秒
• 單腿提踵 30 次重複
• 良好的著地形式,雙側縱橫跳躍
• 跳躍測試†:健側的80%,在跑步前進行
 
[第七階段(第 16-24 週)]
[訓練]
• 漸進式跑步計劃‡
• 跳躍測試和訓練†
• 從雙腿到單腿的垂直、水平跳躍
• 漸進式增強式訓練(例如,跳箱、跳躍、站立跳躍、原地跳躍、深度跳躍、深蹲跳躍、剪刀跳躍、越過障礙物、跳躍)
• 速度和敏捷性訓練(例如,T 測試、線條訓練)(使這些動作與運動員的特定運動相似)
• 切入訓練從第 20 週開始
• 第 20 週的運動專項訓練進展
 
[用於重修的 ACL 重建]
根據專門的醫生建議,遵循通常類似的方案直到 12 週,然後將第 12 至 16 周延長至 5 至 6 個月的時間線,然後患者可以開始跑步並進行功能性體育活動。 參見圖 47.8 中的外展對側踢/汽船運動(屈曲、伸展和內收對側踢可以通過將患者一次旋轉 90 度來進行)。
 
*參見關於 ACL 術後訓練進展的干擾訓練部分。
†跳躍測試。
‡漸進式跑步計劃。
單腿跳躍距離:與非手術側相比,跑步最少 80%,恢復運動最少 90%
單腿三跳距離:80% 用於跑步,90% 用於恢復運動
距離三重交叉:80% 用於跑步,90% 用於恢復運動
計時 10 公尺單腿跳躍:80% 用於跑步,90% 用於恢復運動
計時垂直跳躍測試:60 秒以良好的形式和穩定的節奏被認為通過
在開始跑步之前,始終先在固定自行車或橢圓機上熱身 > 10 分鐘。
跑步後患者應該沒有膝蓋疼痛。
第 1 週:跑步:步行 30 秒:每隔一天 90 秒(10-15 分鐘)
第 2 週:跑步:每天 60:60 步行(10-20 分鐘)
第 3 週:跑步:每天 90:30 步行(15-20 分鐘)
第 4 週:跑步:90:30 步行 3-4 次/週(20-25 分鐘)
第 5 週:連續跑步 15-20 分鐘,每週 3-5 次
延伸閱讀:
 
ref:
clinical orthopaedic rehabilitation 4ed 

9 thoughts on “[醫療] 前十字韌帶損傷 ACL injury (COR 4ed)”

  1. 謝謝!寫得很詳細。可否寫關於單純半月板撕裂的術後?因為這方面的資訊很少,非常需要仔細的專業知識,非常感激!

    1. 我是將課本翻譯了沒錯,也有做順稿把內文調整成文意通順的樣子整理分享給大家,也作為自己的讀書筆記,我並沒有說是從頭到尾自己寫的呀,請問怎麼了嗎?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