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念ACSM時一直對於關節置換術後的病人,是否有什麼特別的運動注意事項與禁忌非常好奇(因為沒有提),不過查了一下文獻基本上都沒有特別明確的定義,主要還是以專家意見或醫療常規為主。而在過去的30年中,全髖關節置換術(THA)和全膝關節置換術(TKA)的患者人數顯著增加。關節置換術的主要目標是恢復正常關節功能,消除疼痛,糾正關節變型並改善整體活動。儘管新的關節功能,植入物的存活率和術後生活品質一直隨著文獻而更新評估,但髖關節或膝關節置換術後的運動和日常活動的建議和指南目前仍沒有定論。總體而言,數據表明,2015年至2030年之間全髖關節置換術將再增加174%,全膝關節置換術數量將增加673%。接受關節置換術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61.7歲(42至71.5歲),但根據最新趨勢,未來的目標年齡將落在45-54歲。由於THA和TKA的年齡限制正在降低,因此患者對積極的生活方式和術後期望的運動都會有更高的期望。他們的功能目標包括進行體育活動,職業與日常活動,例如騎自行車,開車,與孫子玩耍所需的特定活動,宗教活動,蹲下或跪下以及性生活。然而,患者在手術後常常沒有得到足夠的訊息,因此沒有意識到某些娛樂或體育活動的危險。另一方面,在THA和TKA之後,關於運動和從事體育活動的數量分析的文章也很少。美國髖關節和膝關節外科醫生協會目前就建議發表的共識是基於專家問卷調查與目前的作法,視作為骨科醫生的指南。這幾篇文章的目的是將專家的意見與有證據的摘要進行比較。
最近的研究認為,與術前的力量相比,全髖關節置換患者的膝關節伸肌力量在術後降低了30%,而全膝關節置換術者降低了80%。儘管在手術後立即進行了復健,但仍觀察到這種巨大差異。且在術後6至8個月,身體機能通常僅恢復到預期水平的80%左右,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患肢的髖屈肌,伸肌,外展肌,內收肌,膝關節伸肌和屈肌都會有肌力下降的情況。而在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中,膝關節伸肌,膝屈肌,髖部外展肌和足底屈肌的肌肉力量也都會下降。在設計針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全膝關節置換術患者的漸進式阻力訓練方案時,要考慮的另一個方面是受影響的腿和未受影響的腿之間的不對稱性。
[骨科醫生的意見]
[關節置換術後重返運動]
膝關節置換術後,多達88%的患者被鼓勵從事原來進行的運動,但是這是追蹤一年的結果。經過五年的追蹤,另一篇報告指出,只有65%的患者定期參與運動。在另一篇十年的追蹤文獻表示,約有70.8%的患者保持積極參與運動。儘管膝關節置換術後進行運動的患者數量隨追蹤的時間拉長而減少,但在進行某些活動時仍應考慮這些患者的年齡也隨之增長。Dahm這篇文獻表示53%的患者是由於其他關節問題才造成活動受限,但有趣的是,接受髖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卻設法提升了他們的活動強度約16%(應該是因為不痛了XD)。因為「低衝擊力的活動」比較適合術後患者,步行便成為術後最流行的活動。回去打高爾夫和網球的人數顯著變少了,分別剩下高爾夫的50%與網球的20%。許多患者會擔心人工關節加上外科醫生的建議,就可能會影響病人選擇活動的類型。甚至有16%的患者作了「不推薦」的繁重的體力勞動或運動。然而,就膝關節置換術後的臨床結果而言,高度活動患者和低度活動患者之間似乎沒有差別。Mont這篇文章指出,在進行中到低衝擊性運動時,假體相關的併發症的發生率在兩組之間沒有差異。膝關節置換術後從不參加運動的患者甚至更容易因為鬆動而再置換,考慮到這些後認為允許年輕患者逐漸恢復運動似乎是合理的。
[步行]
步行是被列為允許的活動,可以在2.6倍體重的低接觸應力強度下無限制地練習。術前無法步行超過10分鐘的膝關節置換患者中,將近40%可以在手術後步行達到60分鐘以上。在步行速度,步行距離與攝氧量也都有所增加。膝關節置換患者也可以增加步伐的強度來增加活動量,但只有16.5%的人達到了與研究中所使用的對照組相對應的步行指導準則。
[在平坦的表面上騎車]
騎車被列為允許且可以無限制練習的活動(97.8%),而膝關節與大範圍的屈曲也減輕了體重對髖關節的負擔,踩踏板時產生的力甚至比行走時更低。自行車對髖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是有好處的。在WOMAC評分中,結果分數也顯著較高,總體滿意度也比較高,在術後追蹤的部分兩組之間是無顯著差異。
[跑步]
慢跑通常被認為是一種高衝擊力的活動,在所有研究中幾乎都不建議這樣做(除了另一篇文章中2014年Laursen這篇可以)。據估計,跑步時對膝蓋的應力範圍從7-22倍體重。慢跑時測得的應力比體重多3.6倍。近期有一篇追蹤時間超過1年的研究,發現術前進行慢跑的患者為只有33人,在術後繼續進行慢跑的患者剩下23人。這文章分析表示有術前慢跑史的男性在術後更容易繼續慢跑。在短期平均4.8年的追蹤發現,慢跑對植入物並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但可能需要更長的追蹤時間來看高衝擊活動對新型植入物的影響。
[游泳]
游泳被列為允許的運動,游泳被認為是低衝擊的活動,並且經常被推薦在復健時期(99.3%)。但是病人常常不能獲得可以游什麼式以及在什麼時間可以游等等這些訊息,最多人關心的的是他們在術後後是否可以游蛙式。Singh這篇文章建議使用蛙式踢腳,因為它利用了髖關節復健所需要的所有目標肌肉(股四頭肌、膕繩肌,內收肌,外展肌,臀大肌),並讓患者在游泳中能學會使用髖關節屈曲,外旋,外展和內收以及膝關節屈曲和伸展。作者也還沒有發現髖關節假體脫臼的個案報告。髖關節置換術後開始游泳的最理想時間是術後6週。
[網球]
關節置換後不那麼建議打網球單打,因為關節位置突然被改變且被置換的關節要承受高負荷(正手擊球時為3.6倍體重,反手擊球時為3.1倍體重)。與單打網球不同,所有研究都允許雙打網球。儘管有這些建議,但在關節置換之後,所有本來就有在打網球的運動員仍然繼續打網球。患者在場上的活動能力都有所提高,但在比賽時速度都下降了。僅12%的膝關節置換患者在打球時會感到疼痛,而髖關節置換患者有16%會痛。速度下降這件事要懷疑是否與術後的治療或7-8年追蹤時間之中的老化有關。
[高爾夫球]
在所有研究中,高爾夫也是被推薦的運動,但是在測量了衝擊應力之後發現,高爾夫揮桿產生的接觸應力為4.5倍體重和對側腳是3.2倍。擺動時產生的衝擊力甚至比慢跑時的最大值還要高。有文獻表示41%的髖關節置換患者和35%的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表示他們在參加高爾夫球活動後感到中度至重度疼痛。高爾夫球手的左右側膝髖關節置換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右手揮桿者的左膝蓋疼痛更大,因為在擊球時會將更大的力量施加到了另一側腿上。
自己總結一下:
1. 關節置換術後通常建議的是非接觸性的低到中衝擊運動,如果你在開刀前就有進行此項運動,在骨科醫師的建議容忍度也就會比較高。
2. 而術前術後阻力訓練的部分是需要的,尤其是對於全髖置換者更有明確的證據。
3. 強度的話目前沒有看到很統一的說法,但2015年的回顧文獻裡,節錄的文章最多有作到術後兩個月強度達8RM共3-5組,所以還是從肌耐力(20RM)開始循序漸進最好。
4. 而這個族群除了因為關節炎或是夾擠而置換之外的,常見好發者就是因為骨質疏鬆而骨折,所以在運動介入時要加入骨鬆的特殊考量。
5. 對於常見的再骨折或是植入物脫臼在文獻回顧裡並不是那麼的常見,但也要注意手術術式所造成的一些活動度限制。
6. 在設計漸進式阻力訓練時要特別考慮的是受影響的腿和未受影響的腿之間的不對稱性,故單側性訓練與平衡訓練也非常重要。
7. 不運動者可能更容易因為鬆動而再置換。
ref:
Rehabilitation for Postsurgical Ortho Patient 3rd
http://www.actaorthopaedica.be/assets/2742/05-Oljaca.pdf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6796395/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4994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