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身] 主動脈剝離與運動

最近新聞一直提到「急性主動脈剝離」,就來提一下這個族群在運動時要注意什麼事情。

2018年Eur J Vasc Endovasc Surg的文章認為,主動脈剝離術後倖存患者的運動建議仍然是一個難題。大部分文獻認為,與身體和精神壓力有關的系統性血壓突升可能是許多患者主動脈剝離的誘發因子。2015年的Clin. Cardiol文章中提到其他誘發因子還有: 馬凡氏症(或是其他結締組織疾病)、不正常剪力、發炎性疾病、外傷、不習慣的負重,舉重物、情緒壓力、水肺潛水、等長收縮活動、無氧的接觸性運動。

患有主動脈擴張的年輕舉重運動員似乎有發生急性主動脈剝離的風險,因此建議將已知有升主動脈擴張的年輕運動員的訓練限制為體重的50%。在最近的一項急性主動脈剝離術後患者的研究裡,發現缺乏運動的人有所增加,同時性生活頻率也下降,主要是由於主動脈剝離後造成的恐懼。這群人的運動最普遍的形式仍然是走路。

保持運動訓練可以對於達到理想血壓控制,心跳和體重產生有益的影響。在國際急性主動脈剝離患者註冊數據庫中顯示,出院後36個月有參加每週≧2次有氧活動的患者的收縮壓顯著會低於未出院的患者。在法國的數據庫結果顯示,中等強度的運動訓練對這群患者似乎是可行且有益的。從丹麥的數據進行了一項回顧性前導研究,評估了主動脈剝離術後心臟復健的角色,文獻認為這群患者可以從運動中受益,包括增加峰值攝氧量,最大運動強度和復健之後的生活品質。如果目標是降低休息血壓,則建議在一周裡進行多天>30分鐘的輕度至中度有氧運動 (約3-5METs) ,總計至少150分鐘/週
(補充: 之前上課的印象是收縮血壓盡量保持在150mmHg以下)

2015年的Clin. Cardiol文章中,由馬凡氏症基金會對主動脈擴張患者所提出的特殊建議如下:
1. 非競技性,不劇烈且等速的有氧運動,盡量減少突然停止或方向的快速變化,或是與其他隊友/手,設備或地面的接觸與碰撞。
2. 在中等強度下進行有氧運動(約50%的有氧運動),使用乙型阻斷劑的患者心跳<100下/分,未使用者要保持<110下/分。
3. 避免進行會使用大量等長收縮的運動,例如舉重,爬坡,體操和引體向上。
4. 避免進行氣壓快速變化相關的活動(水肺潛水,在無壓力的飛機上飛行)。
5. 對於阻力訓練,建議使用低重量下進行較高次數的反覆,而不是在重量較重的情況下進行較低的反覆次數,同時避免努責效應,也要在力竭之前就停止。

另外一提,J Cardiopulm Rehabil Prev在2020年的文章,有提到相關的疾病: 主動脈瘤的運動處方,也是可以作為參考。

再來許多人會關心的事,就是重訓會讓主動脈剝離嗎? 有個案報告認為:作最大重量+努責效應+等長訓練 會使得血壓突升且主動脈壁應力突升。但就2015年的Clin. Cardiol文章中所提,雖然有個案回顧有記載,但目前還無法解釋關聯性,而且不會有文章去解釋劇烈運動後沒有主動脈剝離的數據。也有文章提到如果有其他誘發因子存在時,這些劇烈運動才有機會造成主動脈剝離。同時據Circulation在2007年的文章統計,年輕運動員的心因性死亡在美國是每年1/200000,而且追蹤了27年的800例個案裡主動脈破裂也才佔2%,所以別在這上面鑽牛角尖了。

ref: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9615314/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26769698/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604251/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17353433/

發表迴響